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

    嘉賓:中國社科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 潘家華
    時間:2010年9月9日15:00
    簡介:二十一世紀論壇9月6日—8日在北京舉行,此次論壇分為六個專題研討,其中第二個專題研討是“關于氣候變化與新能源的問題”。關于氣候變化問題,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教授進行了專訪。
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

活動標題

  • 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

活動描述

  • 嘉賓: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時間:2010年9月9日15:00 簡介:二十一世紀論壇9月6日—8日在北京舉行,此次論壇分為六個專題研討,其中第二個專題研討是“關于氣候變化與新能源的問題”。關于氣候變化問題,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教授進行了專訪。

文字內容:

  • 中國網:

    各位網友大家好!二十一世紀論壇9月6日—8日在北京舉行,此次論壇分為六個專題研討,我現在所在的是第二專題研討,“關于氣候變化與新能源的問題”。關于氣候變化問題,我們對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教授進行了專訪。

    2010-09-09 11:12:38

  • 中國網:

    潘主任您好!我們知道,今年下半年在坎昆將會舉行氣候變化大會,您對這次坎昆會議有什么期待嗎?您覺得通過這次會議,會取得哪些實質性的成果?

    2010-09-09 11:13:19

  • 潘家華:

    今年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的會議在墨西哥的坎昆舉行,由于去年哥本哈根會議在某種意義上的成功或失敗,成功是因為很熱鬧,失敗是因為沒有任何收獲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人們對于今年的坎昆會議普遍認為是更為客觀,更為務實。

    務實表現在幾個方面:

    一、所有的國家政府加大了國內節(jié)能減排的力度,在國際事務中調低了預期,也就是說,在今年坎昆會議上,不會像去年在哥本哈根會議那樣有比較高的預期。盡管沒有預期,但是也是本著務實的原則,也會有一些成果,而且這些成果也應該是比較積極的。

    2010-09-09 11:13:49

  • 中國網:

    這個積極表現在哪些方面呢?

    2010-09-09 11:14:26

  • 潘家華:

    首先,資金啟動問題,因為哥本哈根協(xié)議中有一條,發(fā)達國家要在2010—2012年這三年時間籌集300億美元的資金,幫助發(fā)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。300億美元就是一年只有100億美元,這對發(fā)達國家來講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,這可以滿足發(fā)展中國家當前的一些需要。在這個問題上,我覺得很有可能會取得實質性的突破。發(fā)達國家的資金可能相應會落實到位,發(fā)展中國家的低碳發(fā)展可能有些實質性的推動,這應該是值得預期的。

    第二,發(fā)展中國家減排的透明度問題。也就是發(fā)展中國家的減緩行動,需要可以測量,可以報告,可以確認或者核查,就是所謂的“三可”。以前發(fā)展中國家普遍認為,我們自主減排行動是我自己的事情,與國際社會沒有關系?,F在發(fā)展中國家也認識到,我們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必須要有一個科學的檢測、評估體系,這個檢測、評估體系也是為了發(fā)展中國家自身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為了自身的低碳發(fā)展所必須的。

    如果是這樣的話,發(fā)展中國家很有可能就會認為是所謂的主權問題,因為這實際上并不涉及很多主權問題,而是對我們發(fā)展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的認可,可以向國際社會公開,允許國際社會在方法論上面,在實際減排效果方面公開,這樣:1、可以展示發(fā)展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決心、信心和績效、實際效果。另外,也是對發(fā)達國家的一個鞭策,發(fā)展中國家都這么做了,發(fā)達國家為什么不可以做得更好?2、對發(fā)達國家的鞭策在于,我們這樣做,按照巴厘路線圖的規(guī)定,我們需要發(fā)達國家給予資金和技術的援助,發(fā)達國家提供一點資金和技術,對于全球溫室氣體減排貢獻是極大的,對發(fā)達國家來講也有好處。所以,從這個意義上來講,我覺得關于透明度問題也會有一個突破。

    今年的坎昆會議應該是繼往開來的一個會議,能夠對哥本哈根談判形成的一些共識加以鎖定,并加以落實,對于有爭議的問題能夠更進一步地明確各方的利益訴求,能夠理解各方的立場,為以后的談判尋求共識,打下基礎。

    2010-09-09 11:14:55

  • 中國網:

    請您介紹一下,目前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在國際合作方面存在哪些困境?中國可以采取哪些應對措施?

    2010-09-09 11:15:26

  • 潘家華:

    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中間最大的一個困境,就是中國作為發(fā)展中國家的地位問題。按照“共同但有區(qū)別”的原則,發(fā)展中國家以發(fā)展優(yōu)先,發(fā)展中國家的低碳發(fā)展要得到發(fā)達國家資金和技術的援助。中國是發(fā)展中國家,需要低碳發(fā)展,但需要發(fā)達國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我們以援助。

    但是目前,發(fā)達國家乃至于有一些發(fā)展中國家,對中國的發(fā)展定位出現模糊,認為中國不再是發(fā)展中國家。他們這樣的錯覺或者誤解也是有根據的,根據就表現在:1、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講,現在已經超過日本,居世界第二位,總量大。2、外匯儲備大。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,超過兩萬億。3、中國中央集權的力量強。我們的稅收、財政收入每年以超過20%的速度在遞增,今年可望達到八萬億,這是不小的數字,說明政府很有錢。4、中國經過這些年的發(fā)展,有一部分地區(qū)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,像北京的豪華車輛、豪華別墅,上海的堵車、城市建設,我們奧運時的奢華、國慶閱兵時的奢華,都表現出中國好象不差錢。

    這樣國際社會對中國就有一種誤解,你們已經不是發(fā)展中國家了。但是我們必須要客觀地認識到,中國還是發(fā)展中國家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如果按照人均GDP來講,我們現在排位還在一百位以后。作為社會發(fā)展來講,按照聯合國發(fā)展規(guī)劃署對這個問題的評價指標,我們所謂的人文發(fā)展指數現在也只是中等發(fā)展水平,排位也是接近一百位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這樣的主要經濟體中間根本進不了前二十名。

    第二,即使這樣的數據標準,像石油輸出國組織,他們的人均收入非常高,但是從來沒有人認為他們是發(fā)達國家,為什么?因為他們沒有社會保障,教育文化比較落后。現在中國就是這樣,貧困人口這么多?;谖覀冋麄€社會體制、機制結構遠遠沒有達到發(fā)達國家的水平。正因為這樣,中國還確實是發(fā)展中國家,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,不要飄飄然。不要認為中國這些年發(fā)展了,我們天下第一了。這是一種錯覺、一種幻覺,是不切實際的。我們還是要認認真真、踏踏實實地努力發(fā)展自己,這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,中國的節(jié)能、減碳,不光是為了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,也是為了我們中國自身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需要。

    2010-09-09 11:17:04

  • 潘家華:

    關于能源安全問題,我們今年按照李維斗教授所講的,如果我們的能源消費在2050年到65億噸的話,這個能源從哪兒來?我們現在石油已經多半靠進口,汽車現在每千人只有五十輛,不到美國人的十五分之一,不到歐洲人的十分之一。再發(fā)展,只能再進口石油,煤炭也是這樣。

    我們的環(huán)境污染問題,酸雨問題,城市大氣以及機動車污染問題,采煤以后的塌陷以及地下水的破壞問題,應該講整個資源環(huán)境的負擔是非常重的,問題非常多。如果我們現在是低碳發(fā)展的話,開發(fā)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話,能源安全的需要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需要、環(huán)境保護的需要,以及我們生態(tài)保護和礦工、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需要,所以,我們必須要做。

    我們做,但要向國際社會表明,我們是在做,但我們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,我們需要國際合作。中國的問題不光是中國人自己的問題,這是全世界的問題,是一個全球性問題,我們需要大家共同來努力。因為我們現在生產的產品是在為全世界服務,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應該全世界共享。如果國際社會可以共同努力,我們會事半功倍。

    如果我們有這么一個認識以后,就應該:1、給國際社會一個比較明確的解釋,我們是發(fā)展中國家,我們在做,我們想做得更好,但我們現在力量有限,希望國際社會與我們一起來做。2、再下一步決策非常明確,在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做?因為我們現在做的不光是一些硬技術的問題,還有體制、機制等制度建設的問題,發(fā)達國家與發(fā)展中國家的差別在哪里?1)硬件的基礎設施,高速公路、鐵路、機場,中國現在硬件的基礎設施發(fā)展很快,已經有了收效。2)制度基礎設施,也就是文化、教育、衛(wèi)生、健康保障等,我們現在應該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,在這些方面開展一些國際合作。

    2010-09-09 11:19:00

  • 中國網:

    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!謝謝! (結束)

    2010-09-09 11:19:32

圖片內容:

視頻地址:

    mms://wmv5.china.com.cn/VOD/olderDataft/olderDatazjxz/20100907.wmv

圖片大圖:

  •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(fā)展與環(huán)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

    中國網 楊佳

  •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(fā)展與環(huán)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接受中國網采訪

    中國網 楊佳

  • 國際氣候變化合作中間最大的一個困境,就是中國作為發(fā)展中國家的地位問題。

    中國網 楊佳

  • 潘家華在21世紀論壇上演講

    中國網 楊佳

  • 潘家華剖析中國氣候變化問題及應對

    中國網 楊佳

  • 中國是發(fā)展中國家,需要低碳發(fā)展,但需要發(fā)達國家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我們以援助。

    中國網 楊佳

 

广德县| 遂宁市| 京山县| 如东县| 晋江市| 上栗县| 白城市| 扎囊县| 福泉市| 搜索| 海兴县| 楚雄市| 阿鲁科尔沁旗| 邵武市| 沙坪坝区| 双桥区| 台东市| 万州区| 同江市| 府谷县| 芜湖县| 湾仔区| 长汀县| 凌海市| 大田县| 宁化县| 固阳县| 佛学| 贞丰县| 永安市| 灵石县| 汝阳县| 和静县| 宁海县| 原平市| 吉木萨尔县| 左贡县| 乌兰察布市| 轮台县| 嘉义县|